【引言】
1948年那会儿,沈阳的冬天夜里安静得很,突然就被枪声给打破了。就在铁西那边儿的工厂小巷里头,解放军跟国军的207师杠上了,拼了个你死我活。
这边,“青年军”全副武装,靠着结实的防御工事拼死坚守;那边,解放军战士一点时间都不肯耽误,有的直接趴在地上,硬是要往前线冲。
刘震瞅着眼前这场景,眼眶不由得湿润了:“这场仗,咱们说啥也得赢!”您知道吗?那些在地上爬的战士,真的一步步爬到了胜利城门的跟前。这就是东北解放的最后一仗——沈阳解放战打响的时候。
【吃白菜心:冲向沈阳的马拉松】
1948年那会儿的沈阳,冷得骨头都快冻僵了,四周静悄悄的,只能听到枪炮响和脚步声。这是一场不能退缩的大仗,就是沈阳解放战,也是辽沈战役的收尾之战,更是解放东北的关键一仗。
沈阳在辽沈战役里,就像是那最后一道防线。对东北人民解放军而言,这儿既是他们赢得胜利的地方,也是战士们豁出老命、开始冲刺的关键点。
打完黑山那边的廖耀湘兵团后,刘震指挥的第二纵队就像射出去的箭,直朝着沈阳猛冲。不过,这一路可不好走,真的是难上加难。
战士们赶路时,最大的难关不是敌人的枪炮,而是饿和累。很多人连着好几天都没好好吃过饭,走着走着腿就变得特别沉,脚底也被磨出了大水泡。
那天晚上,部队在前往沈阳的路上找了个地儿歇脚。刘震瞧见一群战士围着一个路边的消防水桶,直接伸手进去捞水,捧起一把看起来挺脏的水,咕咚咕咚就往嘴里灌。
那个桶子本来是用来防止火灾的,可里面却长满了绿油油的藻,搅一下还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。但大家都没在意这些,喝完桶里的水,就继续赶路了。
有个战士倒在路边,脸色惨白惨白的,看起来像是没了知觉。刘震赶紧上前瞧瞧啥情况,他旁边的警卫员一边忙着把这战士搀扶起来,一边问道:“要不咱把他送回去吧?”
战士一听这话,猛地睁开了眼,有气无力地说:“不成,我还得赶路。”说完,他就挣扎着站起身,继续往前走了。这样的场面多了去了。
快到沈阳那会儿,有的战士累得连站都站不稳了,刘震就让人拿担架来,打算把他们抬到后面去休息,可偏偏有几个人硬是不干。他们喘着粗气,嘴里一个劲儿地说:“这可是最后一场仗了,咱东北的汉子说啥也得参与啊!”
刘震顿时没了话,只好让人把枪给他们背上,然后继续赶路。
【吃硬骨头:铁西巷战的血与火】
沈阳的铁西那块地儿,真是个难啃的硬茬。到处都是厂房,路也窄得很,国民党207师就选这儿当他们的防守大本营了。他们拿沙袋、铁丝网在街上一摆,再加上那些明里暗里的碉堡、火力点和坦克,整个防线建得严严实实的。
所以,解放军觉得铁西是拿下沈阳的重点。1948年10月31日晚上,解放军悄悄攻打铁西。他们前面是一条由铁丝网、沙袋、坚固碉楼和坦克一起组成的防线,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,因为到处都可能有危险。
黑夜里,士兵们憋着气悄悄前进。突然接到命令,十几个哥们儿扛起炸药包飞快往敌人的碉堡冲。机枪开始疯狂扫射,一下子就有几个倒下了,可剩下的战士二话不说,接过炸药就继续往前冲。
突然间,砰地一声,敌人坚固的堡垒被炸得裂开一个大洞。借着爆炸产生的亮光,战士们迅速冲进了堡垒里面,跟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,打得热火朝天。
有个士兵,背着满满的炸药包,朝着敌人的碉堡猛冲。可还没冲到地方,就被敌人的一连串子弹给打中了。他倒在了地上,但紧接着,后面的战友立刻拿起了炸药,接着往前冲,一个接一个,谁都不退缩。最后,他们成功地把敌人的防线给炸开了。
打仗时,有个年轻的排长领着他的兵冲进一条小巷,结果被敌人的猛烈火力逼到了墙根。他抄起手榴弹,毫不犹豫地朝敌人的碉堡扔去,好让战士们趁机快速冲锋。
没一会儿,巷子里就只剩下火药味和一片死寂,排长瘫倒在地,但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笑容。又过了俩钟头,第一纵队攻破了铁西区头道防线,慢慢把更多地方给占了。
敌人多次想要反击,但我军靠着坚强的决心,一次次把他们打了回去。天还没亮,咱们就攻下了大部分的防御点,可这片地方的战斗还在进行。刘震一听汇报,马上让第二纵队加速绕到敌人后面,和主力部队一起,把敌人团团围住。
这场打仗真是惨得不行,每条小巷子都变成了打架的地方,随便哪堵墙后面都可能藏着敌人,准备偷袭。刘震说起来还历历在目,当时有个连长,带着十几个士兵猛冲进敌人的一个窝点,结果进去一看,敌人知道守不住了,全都自个儿把枪一举,自杀了。
中午时分,战斗大致收尾了。那个敌人之前自鸣得意的防线,已经完全被打破。
【吃下胜利果:沈阳解放的收官】
铁西区被攻陷后,沈阳城的防线就算是彻底垮了。1948年11月1日一早,第二纵队开始全面攻打苏家屯的敌人。
要说沈阳的大门是铁西,那苏家屯就是守城的最后一站。这个地方交通要道众多,国军看得特别紧,特别是在火车站边上,建了好多碉堡,成了解放军打下沈阳的一块硬骨头。
11月1号一大早,第二纵队在刘震的带领下,冲着苏家屯火车站发起了最后的冲击。敌人火力太猛,咱们解放军就采取了分小队绕路的方法,一步步地把敌人的地盘给切分开来。
有个战士领头带着炸药小组往敌人的主碉堡那边靠,可半道上被敌人瞅见了,子弹嗖嗖地就打过来了。他立马趴地上往前蹭,用自己的身子给炸药小组挡子弹,好让他们能靠近目标。
“砰!”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,碉堡的盖子直接被掀上了天,里面的守军一下子乱了套。解放军瞅准这个空子,立马发动了猛攻,把火车站四周的敌人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战斗一直打到晚上很晚,火车站那块儿的敌人全都被干掉了。但是,207师剩下的人还在拼命抵抗。到了战斗快结束的时候,刘震直接跑到前线去带头指挥。
他瞧着好多战士都累得不行了,有的连站都站不稳,可他们还是咬着牙,硬撑着身子往前冲。他猛地吸了一口气,眼睛里有点湿润,“这场战斗,咱们一定得拿下!”
11月2号下午,沈阳城里的最后一仗打完了。刘震战后瞧见士兵们你扶我、我扶你地从战场上出来,有的人累得不行,干脆就直接往地上一趟,可他们脸上却都是笑着的。
沈阳获得解放之后,东北全境就完全属于人民了。那些就算爬也要上战场的战士们,他们不仅成功抵达沈阳,还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。
过了好多年,刘震聊起以前那场战斗时讲道:“要说印象深,那还得是沈阳战役,那真是我见过的最硬气的仗。不是说敌人有多猛,主要是咱们的战士,那股子决心和毅力,压根儿就打不倒。”
沈阳这地儿,每一寸都好像刻着那些年轻人的脚印,他们心里揣着梦想,肩上扛着责任。虽说那段日子已经过去,可它留给咱们的教训,那可是历久弥新——有信念,啥都能变。
歼灭敌军十四万,沈阳迎来解放天。战斗激烈血染地,新生由此展新篇。沈阳晚报曾报道,二零一八年冬寒。十四万敌被击败,沈阳解放历史翻。战士英勇赴战场,浴血奋战不曾闲。无数鲜血洒热土,换来沈阳新春天。百姓欢呼迎解放,城中处处笑声连。旧日阴霾已散去,新生希望满心田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